“年輕人的第一口茅台”終究還是關店了。
從巔峰時期全國31個省區共計34家旗艦店的布局,到如今茅台冰淇淋清倉處理、對折促銷,以及多地店麵集體關閉,人們才意識到,這個曾創下“7小時賣空5000杯”神話的白酒跨界產品,如今正經曆著魔幻現實主義的跌落神壇。
2022年5月,茅台聯合蒙牛推出的茅台冰淇淋上市時,茅台冰淇淋可謂是當時最火的“社交貨幣”。很多人排隊一小時購買66元/盒的茅台冰淇淋,甚至加價購買,拿到手的第一動作不是先打開蓋子,而是拿出手機拍照,分享至社交媒體。
但不足三年時間,如今,廣州市場茅台冰淇淋團隊已解散、北上廣深門店批量關閉、抖音旗艦店商品全線下架,就連官方推出的“i茅台”APP上,冰淇淋業務也不見蹤影。
今年1月10日,#茅台冰淇淋閉店停產三折清倉#還衝上了熱搜。
事實上,這場“潰敗”早有預兆。
麵對2025年茅台酒業或將全麵退出冰淇淋市場等外界種種質疑,相關負責人在1月回應稱,當下對於冰淇淋業務,公司在戰略上選擇主動收縮。
流量的潮水退卻,消費者選擇了用錢包投票,畢竟,在蜜雪冰城3元甜筒稱王的時代,誰會需要一盒終究會融化的“茅台信仰”呢?過去跨界營銷的流量狂歡與現在清倉處理的“冰火兩重天”,茅台冰淇淋正在步入冬天。
茅台冰淇淋不賺錢?
“抓住年輕人,就是抓住茅台的未來。”茅台集團前董事長丁雄軍不止一次表示,茅台冰淇淋不是簡單的消費商品,它的定位是培育年輕消費者接受茅台醬香口感。
可似乎年輕人並不願意為茅台冰淇淋買單。原因很簡單,售賣價格不便宜,味道更是一言難盡。
“95後”女生薑渝吃過酸奶味的茅台冰淇淋,回憶起味道,她忍不住向鹽財經記者吐槽,“太難吃了,就像喝醉酒後打一個奶味兒的嗝,有點惡心”。
是30元的DQ不好吃,還是50元一杯的哈根達斯不香?不止一位消費者在社交平台上表示,茅台冰淇淋的味道與其售價相比,“非常不值”。
B站做甜品評測的Up主“米焙實驗室”在測評酸奶味的茅台冰淇淋時也直言,酸奶與酒的味道很割裂,並且碎冰碴太多。對抹茶味的茅台冰淇淋味道也不置可否,“沒有抹茶的香味也沒有酒的香味,不知道要突出什麽”。
茅台選擇冰淇淋作為“年輕化”的突破口並不是偶然。市場谘詢機構歐睿國際數據顯示,2023年中國冰淇淋市場銷售額為574.78億元,未來5年,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預計保持逐年上升勢頭,到2028年銷售額超過700億元。
“含茅量2%”的茅台冰淇淋,曾被看作是茅台邁向“年輕化”的標誌,且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饋。
2022年5月,第一款茅台冰淇淋在貴州上市。一年後,茅台公布數據稱,茅台冰淇淋已經進入了全國31個省區市,銷量超過1000萬杯。
同時,在茅台召開的“茅小淩”年度美食市場工作會上,茅台也官宣了冰淇淋事業部2023年的“成績單”:2023年,茅台冰淇淋事業部實現營收4.3億元,同比增長58.24%。

亮眼的增長數據背後,是舉全集團之力的托舉。
“茅台可以說是傾全集團之力賣冰淇淋。”一位長期關注茅台的分析師李輝表示。
李輝解釋道,茅台冰淇淋與茅台酒的經銷商,分為兩個體係。在2022年茅台冰淇淋推出伊始,不論茅台酒經銷商,還是直營店,都被安排了賣冰淇淋的業務,並且每家店都必須擺一個冰櫃賣冰淇淋。
直到2024年4月,主推茅台冰淇淋業務的前任董事長丁雄軍卸任,新董事長張德芹上任後,李輝向鹽財經記者透露,茅台集團所有渠道停止了對淇淋業務的宣傳,也不再要求專賣店等渠道進貨。“說白了,就是讓茅台冰淇淋經銷商自負盈虧。很多經銷商計算後發現,不賺錢,就不賣了。”

2024年4月,新董事長張德芹上任
圖源:茅台集團官網
茅台酒越陳,市場價越高,可茅台冰淇淋有保質期,如果賣不出去,貨品會全部砸在經銷商手裏。一時間,渠道成本吞噬利潤,經銷商為了甩貨,茅台冰淇淋價格體係難以避免地崩盤了。
早期,被黃牛炒至上百元一盒的茅台冰淇淋,在近一年清倉時,暴跌至了10元一盒,造成了“高價入場、低價退場”令人唏噓的景象。
“奢侈品溢價”錯配“快消品”
喝茅台的人不吃茅台冰淇淋,吃茅台冰淇淋的人不買茅台。茅台想用66元/盒的冰淇淋培養未來用戶,但現實卻告訴它,奢侈品與快消品是兩個平行宇宙。
另有數據顯示,願意為20元以上雪糕買單的消費者,不超過2%。
過去一年,在以鍾薛高為代表的“雪糕刺客”被擊落的同時,消費者對於冰淇淋的選擇正在回歸理性。可以說,平價雪糕才是最優解,能接受茅台冰淇淋60元+價格的消費者,寥寥無幾。
互聯網產業分析師張書樂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,雪糕這一類產品就像可樂,是平價的快消品類,本不該溢價如此嚴重,如今消費者抵觸高價雪糕也正在推動行業回歸原有價格帶。
冰淇淋不是必需品,有著強烈的季節屬性。茅台冰淇淋高昂的價格,讓多數消費者隻會為其支付一次朋友圈門票。
數據顯示,茅台冰淇淋的複購率長期低於20%。這也從側麵證明,流量不等於忠誠度,爆款不等於品牌力。
除了冰淇淋,近兩年茅台還在不停參與跨界。2023年9月茅台與瑞幸咖啡(LKNCY.US)推出聯名咖啡“醬香拿鐵”,同月又與德芙聯名推出酒心巧克力等產品。
有人戲稱,年輕人第一口茅台是茅台冰淇淋,年輕人第二口茅台是醬香拿鐵,年輕人的第三口茅台是茅台酒心巧克力……
但茅台既想用聯名吸引年輕人,又舍不得“放下身段”。醬香拿鐵含酒精量不足0.5%,卻要求消費者“飲用後避免駕車”;酒心巧克力定價堪比Godiva,卻鋪貨到三四線城市便利店裏。
這種“奢侈品邏輯做地攤生意”的擰巴,最終導致兩頭不討好——中年人覺得掉價,年輕人覺得滑稽。
就像首日賣出542萬杯、銷售額破1億記錄的醬香拿鐵,它靠聯名製造的話題熱度,卻在上市僅僅一年後,在全國400多家瑞幸門店悄悄下架。
與德芙聯名的茅台酒心巧克力,更是被指“饑餓營銷”。20元一顆的售價被嘲“智商稅”,更是有網友稱,每顆巧克力含0.2g的茅台,是“分子級調味劑”。
茅台冰淇淋與醬香拿鐵等產品的退場,標誌著流量驅動型創新的天花板已然顯現,也暴露了跨界最致命的認知錯位——把Z世代的“打卡欲”錯當“複購欲”,把“奢侈品溢價”強加給“快消品”。
有行業人士指出,用快消品邏輯做奢侈品,既難培養用戶忠誠度,又模糊了高端白酒的稀缺性定位。
當茅台鎮重新封存聯名用剩的基酒時,當瑞幸門店撕掉最後一張貼紙時,茅台跨界留給行業的“遺產”清晰可見——真正的年輕化不是把白酒灌進咖啡杯,而是在尊重行業規律的基礎上,找到品牌價值與用戶需求的黃金交叉點。
困在“老齡化”焦慮的茅台,應該研究年輕人為什麽不愛喝酒,而不是研究怎麽把酒塞進他們不想要的產品裏。
文章发布:2025-07-05 08:18:13
评论列表
外鏈代發需要注意哪些事情?外鏈代發注意事項有哪些?
索嘎